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我县20余个乡村“扶贫车间”助力脱贫攻坚

    信息发布者:曲堤镇俎家村
    2017-03-01 13:16:52   转载

    在太平镇小栏村的扶贫车间里,一条条五颜六色的棉带在刘宗玲的手上飞舞,一个个可爱的毛绒玩具慢慢成形。每做一个,她都能获得1元钱加工费,一天下来她能做五六十个,月收入能达到1500元左右。扶贫车间让她看到了脱贫的希望。去年以来,我县积极推进扶贫车间建设,协调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设立扶贫车间加工点,帮助企业打破“招工难”瓶颈、群众实现“家门口”就业,激发贫困群众主动参与扶贫开发的内生动力。目前,我县已建成扶贫车间20余个,总建筑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,年产值达186万元,辐射带动10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。

      挣钱就在“家门口” 群众愿来

      刘宗玲有两个孩子,小的上幼儿园,大的患有残疾,至今生活不能自理,全靠她照顾,生活非常困难。刘宗玲说:“俺也想出去打工挣钱,可俺的两个孩子都离不了人,俺能去哪呢?”在农村,像刘宗玲这样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挣钱,却因种种原因不能外出打工的大有人在。

      为此,我县鼓励利用村集体的老厂房、学校旧址等闲置土地、房屋创办厂房式扶贫车间,或在闲置的农家庭院、民居民宅设置分散加工式的居家式扶贫车间,组织农村贫困人口从事适合农村的农产品加工、手工工艺等生产活动或来料加工业务,发展“一村一品”特色产业,为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条件。近日,小栏村第一书记王刚和村两委成员经过调研协商,在村里建成扶贫车间,采用计件工资、按劳取酬,上班时间灵活,方便群众照顾家人、接送孩子。扶贫车间迅速得到本村及周边群众认可,现已吸引包括刘宗玲在内的8名贫困群众前来打工。

      发展迎来“新机遇” 企业愿帮

      “现在,县城里每月工资开到两三千也很难招到人,用工成本上涨,使我们这些中小企业只能压缩规模。”俊豪服装加工厂的负责人刘路珍说。

      为化解中小企业“招工难”问题,我县大力推动就业扶贫,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鼓励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扶贫车间放活。就业扶贫车间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并签订劳动合同的,可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;就业扶贫车间与贫困劳动力签订承揽合同,并在12个月内给付达到当年济南市定贫困线标准以上报酬的,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就业扶贫车间一次性奖补。后来,俊豪服装加工厂在仁风镇张染村设立扶贫车间加工点,扩大生产规模,增加就业人员60余人,其中包括20余名贫困群众。刘路珍高兴地说:“多亏了扶贫车间这种新模式,让我们中小企业的发展迎来了‘新机遇’”。

      以前动员企业参与扶贫,都是从奉献爱心、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。扶贫车间的出现,企业参与扶贫反而变成了发展的机遇,不仅解决了贫困群众就业的问题,还有效缓解了企业的用工问题,实现了双赢的局面。

      脱贫提振“精气神” 百姓愿干

      “之前,我们村有一些贫困户过惯了穷日子,平日不愿出门,在家憋着,性格越来越内向。”回河镇吴寨村负责人赵吉庆说,“自从我们村建起了扶贫车间,大家交流多了,经常边拉呱边干活,精神头越来越好。”

      为破解“精神贫困”难题,我县创新工作思路,在扶贫车间中加入精神扶贫元素,把扶贫车间打造成精神扶贫的有效载体。在车间墙上张贴悬挂坚定群众脱贫信心、点燃群众致富理想的宣传标语,营造依靠自身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浓厚氛围。同时加强实用技术培训,尽快帮助贫困群众掌握一项技能,实现培训一人、致富一户、带动一片的目标。

      扶贫车间的出现,一方面让贫困群众看到了出路,意识到自己能够通过双手勤劳致富,增强了改变贫困面貌的信心和决心,提高了自我认同感,激发了内生动力;另一方面也让村民间多了沟通交流,增进了感情,丰富了生活,充实了内心世界。只要群众脱贫致富的心捂热了,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鼓起来了,那么实现全面小康、打造“济南浦东”的路途就不再遥远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